害,而且还不能够补充完整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去把改革变法抹黑。
有很多人都认为改革变法嘛,那一定是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然后让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那么必然会形成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悲剧。
因为不管是改革变法还是推翻重来,总是有一方人会获得利益,这方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形成城墙,然后让别人无法加入,从而最终变成了之前被自己打败的那些利益集团。
这根本不是陈寒现在所要的最终的目的,他要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利益,不管是多是少总归是能够获得利益,就像现在的改革变法一样。
老百姓们的利益是从繁荣商业当中获得,他们今后将不再仅仅只局限于在土地上面所获得的那一点利润。
还可以去做点小买卖,而之所以做小买卖能够获得成功,陈寒并没有说你做买卖就一定能成功,但是至少比之前要多了好几成的成功率。
这是因为陈寒要把整个商业的途径给打通,要把整个商业的路给走通,要把整个世界的贸易都由大明来做。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的,首先来讲现在的大明王朝拥有这样的条件,现在的大明王朝有着别的地方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就是如今的大明有,绝对的知名度是世界的中心劳动力所产,是全世界的总和的五成。
全世界所有的货物往来货物贸易所产生的鹅都没有大明一个地方所产生的多,那么必然会形成虹吸效应必然会吸引所有的产业所有的资金来大明做买卖。
有了这样的虹吸作用,以后就可以大做文章,首先从关税,从货币政策这一块就能够让大明的子民跟着一起赚得盆满钵满。
原来历史当中的大明王朝其实也拥有这样的条件,可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是因为所有的老百姓也好,读书人也罢,以及作为皇帝的老朱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做生意能够让大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他们没有意识到商业的价值有多少,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在商业开拓的今天所有的老百姓在当中受到的多少利益。
之前的商业跟老百姓没关系,是因为老百姓没有直接参与到商业的贸易环境当中来,他们封闭,在自我的小村子里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他们与外界没有交流。
而现在不一样了,大明王朝走到现在需要的是大量的基建投入,需要的是不断有人涌出来,需要的是不断有人带动经济的发展,以后还在不断的鼓励这种现象。
当然以后是一直非常赞同一句话叫做重农抑商,但是为什么要抑制商人,是因为不允许出现垄断者,但是商业本身并没有错,就像菜刀一样,如果不是拿他去杀人,他就只是一把普通的切菜刀。
所以陈寒要做的是让商业流通起来,但是绝不能够出现少量的垄断性的商人出现,重农抑商抑制的是商人不是商业。
这句话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要让大明王朝的商业变得繁荣起来,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参与到商业当中来,从地里面种出来的粮食可以换成其他的物产。
要让勤劳的老百姓能够从商业当中获得更多的报酬,要让大明的商业可以服务于老百姓。要让老百姓们获得从其他国家带来的那些误差,比如香料,比如黄金白银,比如翡翠玛瑙,猫眼石这些宝石。
要让老百姓们在茶余饭后的休息期间可以听书听戏曲,可以看话本小说可以有更多的精神追求。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得要在商业条件非常宽松的情况之下才能达成,因为任何人都要吃饭,那些说书的唱戏的写话本小说的,他们没有办法在田间地头劳作,他们就用自己的文化创业的方式获得老百姓们的生产的物资,这种交换也是商业的形式。
还要让老百姓们主动的去给这部分的人打赏,就必须得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必须得要让人人都能吃上饭,就必须得要让老百姓们手里面有余钱,这才是陈寒现在要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
如今的大明王朝完全有这样的条件,如今的大明王朝完全有这样的能力,让老百姓们过得更好。
陈寒现在的改革变法,绝对不仅仅只是让老百姓们看到朝廷在做事,必须得要让老百姓们感受到改革变法的好处。
就像如今的陈寒的改革变法,让老百姓们吃到了从北边蒙古草原上面过来的便宜的羊肉,这本身是上层贵族才能够吃得起的东西,如今价格已经完全被陈寒的商业活动给打了下来。
还有就是之前非常昂贵的香料,有一些香料曾经更是被朝廷当作发给官员的俸禄。
而现在随着陈寒的海军在南洋一带的开拓大量的海盗被清除,掉那些做海外贸易的商人嗅到了大明王朝这天大的商机,他们便开始大量的满载着货物来到了大明王朝进行贩卖。
来到了大明王朝之后,他们并不能够用自己的香料换来金钱,而是必须得要把香料先换成了宝钞,比如卖给当地的买卖人。
或者直接跟宝钞提举司做买卖。
第679章 做买卖,大明是专业的!(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